甲骨文告诉我们了些什么(二十六)
如果说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出土的器物上发现的刻画符号与现代汉字不是一个文字系统,还算得上是一个正确的答案。因为中国文字在商周文化断代期间发生了文字改革的封建文化大革命。以天下八百年独传《易经》一书的文化垄断断代了甲骨文时代的先天八卦知识体系所承载的“端午术”。但是,说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出土的器物上发现的刻画符号与甲骨文不是一个文字体系,除了这些权威与专家们自己不认识这些字之外?还能提供出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时代与甲骨文挖掘史之间的断代或者变革依据吗?依权威与专家的认识与不认识来作为两个文字体系的划分依据,显而易见已经荒唐到了信口开河的程度了。
我们说文字变革是随着人类对世界、宇宙、自然认识的不断进步,而随着人类认识层面的逐步提升,文字表达一般知识的能力也在同步提升。我们把这种进步与提升的变化过程,称为是人类知识的进步带动文字对一般知识表达能力的逐步提高过程。它是在一个文字体系的健康发展过程中展示出来的系统进步性,不能把它说成是两个文字系统。
但是,商周文化断代对甲骨文采取的全方位灭绝性改革与封建文化思想革命。则使得甲骨文彻底退出了文字历史舞台,产生了文字改革性的知识领域表达性方向变革。走进了神权天授的天子替天行道的封建文化大革命对“大初”文明浩劫时代。所以,商周文化断代之后,中国人不知道天干地支的数字逻辑是如何产生的,甚至只知道中国人发明了指北针,却不知道中国人是怎么样准确的找到北的?虽然易经后的文字也号称产生它的依据来源于“六书”“九数”但是,六书是什么,九数是什么?完全由后世人自己的猜想了。
中国人把文字之所以称为汉字,是因为到了汉代之后,文字体系的构建章法理论才得到初步的回复。但是,它仍然是遵循易经的文字构成逻辑下的完善,而不是与“大初”“端午术”同续一辙。所以,我们说当今使用的汉字与甲骨文并不是一个文字体系。我们在本文开头的时候,讲了端字的甲骨文与现代汉字的不同。说明了文字表达不同时代知识体系中一般知识形成的差异性。
当代的汉字学家与权威学者们,深陷在现代汉字知识体系表达的易经后文字理论之中,既不懂先天八卦与钟鼎文化时代的一般知识,也不懂甲骨文中“六书”“九数”的数学科学中展示出来的属性组合端午术。把现代西方科学作为唯一的真理标准来衡量一切,根本就无法想像在甲骨文时代中国曾经有过一个人类高度文明的科学文化发展时代。自然对这个时代的知识体系也就一无所知了。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条件下,我没有公布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出土的器物上发现的刻画符号是甲骨文中的什么字答案。因为我公布了他们也不知道对与错。所以,我不得不从“甲骨文都告诉我们了些什么”开始讲起,从这些基础的知识论述开始讲清楚我可以认识这些字,而且要讲清楚是怎么样认识它的过程,讲清楚是怎么样得到这个结论的属性数学依据,与文字结构规律依据。
其实,这是在讲中国钟鼎文化时代人类识字的一种方法。而且这种识字方法,恰恰反映了甲骨文与现代汉字两个文字体系之间的壁垒关系。
现代人识字,多以先人解字的出处为识字的最基础条件。因为这是易经后商周文化断代后八百年天下独传《易经》一书封建文化垄断后遗留下来的最重要的一种规则。天子神权天授,他说那个字表达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他用了的字,你就不能再用,要避讳。所以,天子没有解的字,天子用过的字,都变化成了禁字。不能再去随便解释。解释一个字,必需先说出文章的出处,故易经后的第一部字典就叫“说文解字”。有文则有字,无文则无字。字意都是从文中解出来的。
但是,甲骨文中的字则可以通过另外的一种认识字的途径来认识它。只要你掌握了笔画,字根,部首,字元组合成字的四象组合术,就会自然而然的进入理解这个字的意境。我们在本文中也举了不少这样的例子。
现在我们说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出土的器物上发现的刻画符号与现代汉字不是一个文字系统,而属实是发现甲骨文之前石器时代的部分原始文字,它们与甲骨文同是一脉相承中国远古文字。就是因为它们都符合甲骨文由笔画分层面组合成字的组合原则。为了方便更多的甲骨文爱好者来参加这项活动,所以,我们详细的讲解了甲骨文的组合术。并且会在后继的文章中继续介绍与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出土的器物上发现的刻画符号有关的字根与字元内容。希望大家也能在学完这些内容后,认识这些字。
赵致生 二○一三年九月四日 长春市
评论